念好“点、线、面”三字诀 扎实推进研究型财政审计

发布时间:2023-06-21 来源:上海嘉定 点击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审计工作中大兴调查研究既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在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今年上半年,嘉定区审计局结合工作实际,在财政审计中利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扎实推进研究型财政审计,具体做法如下:

一、面,摸清研究对象的“基本面”。研究这个词在英文中是搜索的意思,所以搜是研究的第一步,我们要多方位地去了解研究对象的各个维度。针对审计监督和财会监督协同推进这个课题,财政审计科对比了《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关于审计监督和财会监督的描述,并从目标、独立性、内容、范围和监督方式五个维度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两者的相似处、不同点和关联性,多角度描绘出研究对象的基本面,使我们对研究对象的认知更为清晰。

二、线,找准研究对象与实践的“连接线”。研究并不是纸上谈兵,更不是空中楼阁,研究必须要和实践相结合,在今年的财政审计中,我们将大数据分析和地方财经纪律重点问题做连接线,并选取了涉农补贴资金领域与财政一起做了一个有益的尝试,做到“四个共同”。一是共同确定抽查对象,通过国库支付数据筛选出疑点数据,结合市财政对涉农资金的抽查要求,和区财政共同确定抽查对象。二是共同推进,由财政发文,以区级监督自查的方式要求涉及单位提供相关材料。三是共同监督,由审计组成员和财政专管员共同组成检查组对提交的资料开展联合检查。四是共同反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审计组和财政相关科室共同反馈相关单位。

三、点,紧扣调查研究的“落脚点”。研究不是目的,只有紧扣落实这一核心问题,才能让研究走向良性循环,发挥调查研究的价值所在。我们与财政相关业务科室展开座谈,探讨构建审计监督与财会监督的协同机制,从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计划衔接和结果共用等领域加强协同推进,尤其在审计结果应用领域,针对历年预算监督中的常见问题,与财政一起,研究审计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力争做好调研的后半篇文章。

cc89d8dafb7648f1bd703dbecd2fd831.jpg

分享到: